决策与信息

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及运用

环境的变化、政府的监管、企业的价值创造,都对其管理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转变工作重点,运用有效的管理工具,从企业运营中提取数据,准确地判断企业经营状况走向,并且把这些走向、数据放到实时模型中进行运算和预测,即从过去的非系统性管理向系统性管理转变,而全面预算管理将有助于这一进程的提升。提高预算的有效性,降低偏差率,其中不乏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

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1企业管理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

在众多的企业管理方法中,全面预算管理被证明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管理活动。作为对现代工商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预算管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以及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之后,全面预算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功能,发展到现今的一种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的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

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认为的那样: “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当前,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控制的核心方法。企业之所以要实施预算管理,原因在于:第一,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的存在要求实施预算管理;第二,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实施预算管理;第三,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目标的实现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实施预算管理;第四,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思想的保障。在我国,自2000年以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资委等部委陆续发文,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可见,管理的需求,政府的推动,先进企业的经验,都促使我们来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管理落实到经营规划中,并形成预算目标,用于指导企业的管理活动。

2管理会计有助于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一种专门会计,其包括预测与决策会计以及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两大体系。在西方,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及管理科学与科技进步而逐步演进,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强调价值创造阶段。

不可否认的是,在财务会计领域,无论是基于受托责任还是基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都有很大改观,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分支,对企业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释放,在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和内部管理决策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顺应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会计体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必要举措,是推动中国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

2013年,财政部定调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发展管理会计,至此拉开管理会计的序幕。随着《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提出,社会各界给予管理会计工作更多的关注、重视和实践探索。2017年10月19日,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总结提炼了目前在企业普遍应用且较为成熟的部分管理会计工具,以指导企业管理会计实践。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企业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企业实现战略规划。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涵盖了财务、管理、业务、市场等诸多方面内容,培养的是懂财务、会管理、懂业务的价值创造精英。管理会计属于内部报告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只有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企业管理领域不同,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亦不尽相同。一般而言,企业管理可分为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七大领域,每一领域在实践中形成了各自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应本着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这一设计理念,注重在管理中的应用性,如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中的滚动预算、作业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对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上一篇:企业模拟心得总结_企业经营模拟学习心得感受
下一篇:没有了